中新網山西新聞1月2日電 今年過新年,山西省五臺縣溝南村農民楊福章逢人就說高興事:“家里去年種地三畝半,糧食打下五千多斤。修路臨時占地二畝,一次性補貼三年種地錢一萬三千多元!睖夏洗妩h支部書記呂平英說:“這是五臺縣委縣政府為了保護耕地、保障農民切身利益做的好事,像老楊這樣得實惠的家庭全村有82戶!
五臺縣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說岀了其中的原因:為落實縣紀委監(jiān)委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的工作要求,該縣在征地用地問題上創(chuàng)新推行“一批二定三協(xié)議”的辦法,有效解決群眾身邊急、難、愁、盼問題,推動反腐敗斗爭向農村延伸、向群眾身邊延伸、向土地產業(yè)延伸。
面對已批復并備案的“雄安新區(qū)至忻州高速鐵路山西省五臺段工程項目”,五臺縣自然資源局以保項目建設、保經濟發(fā)展、保民心工程、保廉潔勤政為“主干”,在項目征地用地上始終按照五臺縣紀委監(jiān)委《關于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實施方案》認真執(zhí)行,并深入沿線被占地村莊,了解失地農民想什么,想讓政府和土地資源部門干什么,踏踏實實想農民所想、及農民所及。
按照縣局、工區(qū)、村委會與涉地農民的責任劃分,分別推行三項管理辦法!耙慌笔怯晌迮_縣自然資源局上報項目工程用地申請,嚴把“批復關”。“二定”是由負責施工的單位根據批復確定占用土地面積和補償資金,屬實后一次性付給村委會,嚴把“補償關”!叭齾f(xié)議”是由村委會按照占地類別與失地農民對應簽訂“永久性征收土地補償協(xié)議”“臨時租用地協(xié)議”和“征地后剩余邊角地補償協(xié)議”,無誤后將補償資金一次到位,決不拖欠,嚴把“兌現(xiàn)關”。
溝南村農民鄭成康,今年76歲,耕種著3.3畝土地,其中有1.61畝土地被雄忻高鐵山西段xxzQ-4標項目建設臨時占用,2023年與村委會簽訂“臨時租用地協(xié)議”,一次性拿到3年補償款11051元,平均每年收入3683元。他扳著手指頭算了一筆帳:正常年景1.61畝土地可產玉米1529公斤,能賣3363元,除去種地成本640元,凈收入2723元,補償款要比種地每年多960元,三年多賺2880元。(完)
(金俊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