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“智”繪農業(yè)新圖景:“材”聚山西 “財”匯新疆
2024年07月30日 15:34
來源:中國新聞網

  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30日電 題:“智”繪農業(yè)新圖景:“材”聚山西  “財”匯新疆

  中新網記者 楊靜

 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,一片原本普通的土地正悄然綻放著來自山西的“農業(yè)之花”。這不僅是一場跨越千里的技術交流與融合,更是兩地人民攜手共進的生動實踐。

  “蘑菇王國”在邊疆崛起

  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農業(yè)科學研究所的菌類大棚內,菌香四溢,生機勃勃。羊肚菌、黑雞樅、盆芝……第六師農科所與山西農業(yè)大學攜手實驗,建成了六師農科所食用菌菌種繁育中心,先后開展了12種100多個品種的菌種繁育及出菇試驗,篩選出了數十種適合本地的原種、栽培種配方。

  “大家仔細看,土壤里的小白點就是新冒頭的菇!钡诹鶐熮r業(yè)科學研究所特色作物研發(fā)中心主任、研究員趙亮每天穿梭于各個大棚之間,對每一種食用菌的生長情況都了如指掌。在山西農業(yè)大學的技術支持下,經濟價值高、種植不易的羊肚菌,如今已在新疆的土地上安家落戶。

  “羊肚菌對環(huán)境要求很高,我們從早些年就開始嘗試種植,但產量不理想。在山西農業(yè)大學的幫助下,今年羊肚菌畝產突破了700公斤,等大規(guī)模之后,將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(fā)展帶來很好的效益!壁w亮說。

  圖為張安紅帶領當地研究員在棉花示范田里進行“雜交授粉”工作!铎o 攝

  棉花田里的“科技聯(lián)姻”

  烈日炎炎下,山西農業(yè)大學選派到第六師農科所的掛職副所長張安紅,正帶領當地研究員在棉花示范田里進行“雜交授粉”工作!斑@是一項不能躲懶的工作,在溫度高的時候,棉花的花苞才會展開,這時候才方便我們授粉工作!

  張安紅告訴記者,新疆廣袤的土地和優(yōu)越的日照條件是棉花種植的天堂,而山西則擁有優(yōu)質的棉花種質資源。援疆工作開展以來,通過“科技聯(lián)姻”,張安紅協(xié)助第六師農科所建設棉花種質資源創(chuàng)新平臺,將山西選育的抗蟲棉新品系引入新疆,并與當地主栽品種進行雜交選育,成功提升了棉花的產量和質量。

  “這不僅是品種的改良,更是兩地農業(yè)合作的結晶!睆埌布t說。

  圖為工人在大棚中采摘西紅柿。

  設施農業(yè)大棚:豐收與希望的搖籃

  作為山西省對口援建第六師五家渠市的No.1工程,102團設施農業(yè)大棚自2010年建成投用以來,已成為當地農業(yè)發(fā)展的標桿和亮點。每年豐收季節(jié),采摘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和歡聲笑語,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面。

  “今年收成不錯,甜度也高,銷售不愁!闭诓烧骷t柿的工人說。設施農業(yè)大棚不僅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可觀的收益,更激發(fā)了他們發(fā)展現代農業(yè)的熱情和信心。

  如今,越來越多的當地居民加入到大棚種植的行列中來,全團共建設有溫室大棚210多座,可實現經濟效益達15000余萬元,帶動9300余人次新增就業(yè),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。(完)

【編輯:郭飛穎】
中新圖片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